品牌环北部湾网

石狗雕刻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及用途

发布时间:2019-02-19 13:41 | 分类:品牌文旅 | 作者:品牌湛江

 

  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会历史与地域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带有浓重的民间民俗信仰色彩。它以图腾崇拜、雷神、雷祖信仰为文化底蕴,受楚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深刻影响,有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司仪宠物等多样、复杂、广泛的用途。

 

雷州半岛是世界两大著名雷区之一,也是天下雷王故里。

  于是,雷神崇拜成为雷州先民的民俗风尚。同时又由于古雷州是古越族俚、獠、纭①住⒚纭⒗枞司劬又地,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俚人以狸(野猫),僮、苗人以猫为图腾,缛讼纫耘甜为图腾,后又以犬为图腾。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百越人不断杂居相处,他们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多样的社会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对各自原先的图腾崇拜经历了保留、演绎与融合的过程。古越人、俚人、獠人对雷神的崇拜与缛恕①兹硕怨吠继诘某绨荩逐渐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认同共识的图腾,狗图腾崇拜自然成了雷州石狗文化的源流。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融合,雷州石狗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源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九耳神狗的传说,将雷神或雷祖陈文玉的诞降与狗耳呈祥报喜紧密相连,这无疑为雷州石狗文化的广泛性奠定了基础。传说南朝陈太建年间,雷州一名叫陈的猎户,无子,养有一只有九个耳朵的异犬,耳有灵机,每出猎,卜其犬耳,一耳动则获一兽,获兽多寡与犬耳动之数相应。一天,犬的九耳齐动,陈氏以为今天必大有收获,狩猎时,九耳犬围着一丛林荆棘之地汪汪叫,陈氏惊奇,伐木,得一巨卵,带回家后,雷雨暴作,卵开出一男子,左右手上各写二字。乡人们以为是雷种,神之。陈氏将其取名为陈文玉,后陈文玉为雷州刺史,死后被雷州百姓奉祀为雷神或雷祖。狗能呈祥报喜得贵子,实际上反映了雷州先民祈祷繁衍生息发展的愿望,即生殖崇拜。因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有报喜得贵子的灵气,故而雷州石狗中也出现了雕刻硕大生殖器的石狗,作为祈祷赐福繁衍发展的灵物。

  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不少中原汉人、闽南人为躲避战乱,南迁岭海至雷州,他们带来的民族宗教与雷州的民俗宗教文化相融合,使雷州的文化逐渐多元化。宗教色彩更加浓厚,特别是受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影响。如敕令石敢当八卦图招财进宝泰山石敢当等道教驱邪镇魔之符法,与雷州石狗呈祥报喜的民俗作用相结合,石狗逐步演变为守护神灵,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文化民俗内涵。石狗原先只被安置在门口或宗庙寺观前,逐渐发展至安置在村口、路边、巷头,以守山坡、江河、坟地等。凡是人们觉得有凶象的地方,都安置石狗以镇压。有些在造型艺术上受到佛教文化影响,掺杂了狮子造型的石狗,也同样有这样的作用。石狗所安放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社会民俗的作用也不同。

  古雷州虽属南荒徼服,但很早就已通声教。雷州石狗虽然是驱邪镇魔的守护神灵,却很少有凶神恶煞的形象,多笑容可掬,这无疑也是雷州人崇尚德礼的文化底蕴的表现。

雷州石狗产生的文化背景复杂多样,内涵丰富,用途广泛,以上简略地阐述了雷州石狗产生的主要文化背景与用途。除此外,还有受道教天人感应学说影响而作为求雨灵物的石狗,也有因偷食被人打掉牙或腿的石狗,还有认为石狗有灵性,见到姑娘就拎尾巴,人们忌其淫,便打损调戏妇女的石狗的生殖器,更有新娘出嫁时在石狗身上洒石灰水的习俗……,限于篇幅,不一一细述。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